当前位置:首页 > 特殊教育 > 智障教育

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07 22:44:00 点击:
摘要 亲社会行为是弱智儿童适应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弱智儿童教育十分重要。弱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相比表现不同,其中唐氏综合征儿童又是弱智儿童的一个特殊类型,影响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病因、智力等。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弱智儿童 自闭症儿童 唐氏综合征 
  分类号 G764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s)是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个体自愿进行的,符合社会规范,对他人有益的行为,个体自身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一定受损。亲社会行为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特殊教育中,随着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的兴起,特殊儿童适应社会,已成为特殊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之一,社会适应课程也在各个特殊学校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亲社会行为作为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适应社会相对更为困难的弱智儿童而言,这方面的教育或者训练也更重要。然而,在已有的适应性教育中,对弱智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别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关注还比较少,许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知道“合作、助人”等典型的亲社会行为,也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却并不熟悉“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更何况去研究它们的特征以推及教育;弱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究竟如何?他们与正常儿童相比,与自闭症儿童相比,亲社会性有何不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弱智儿童之间又有何差别?这些问题都还不明确,人们对其的认识仅停留于经验层面。因此,在弱智儿童教育中引入“亲社会行为”这个概念,并进行相关的心理与教育实践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拟对国内外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相关研究进行初步的梳理,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1 国内外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状况 
   
  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目前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正常儿童方面,对特殊儿童,特别是弱智儿童的研究为数不多。国外, 1971年曾有研究者使用教师行为评定量表和观察法对弱智儿童助人行为进行了研究,但后续的研究不多。在1998年出版的《Handbook of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1]里,曾提到当时仅有3个研究涉及到弱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其中有一个还未发表,而这三个研究都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弱智儿童仅仅是作为对照组。之后,又出现了少数几个相关的研究,不过这种非主体的状况并未改变,其原因为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2 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状况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必要对这些有限的研究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以下就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2.1 与正常儿童比较 
  由于弱智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人们往往认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远远赶不上正常儿童,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可能低估了他们。1971年,Lawrence等对年龄在3-5岁和8-10岁的27个弱智儿童和28个正常儿童助人行为的研究发现,自然情景下,助人机会比较多的幼龄正常孩子和大龄弱智孩子比其他孩子的助人行为多,当控制了助人机会后,大龄的弱智儿童比其他组的助人行为都多,大龄的正常儿童的助人行为最少[2]。该研究中年龄较大的正常儿童组的助人行为反而是最少的,这一点不由得让人们深思。同时我们也看到,该研究发现了助人机会和助人行为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这与Eisenberg的观点类似,即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的儿童会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他的这种能力[3]。 
  但是结果也不尽相同,1982年,Bender和Carlson对14个二年级的正常儿童,14个小学阶段的可教育弱智儿童,14个可训练弱智青少年进行研究,测量他们在完成一些任务时的知觉观点采择、移情(情感观点采择)和帮助行为,结果发现,在完成简单任务时,被试在这些方面的测量结果并未出现差异[4]。Bacon等(1998)研究对比了正常儿童、弱智儿童、自闭症儿童在实验人员弄丢钢笔时的反应,发现几乎所有的正常儿童都明白了情况并且作出亲社会反应,而弱智儿童和自闭症儿童表现都比较差,只有少数儿童作出了亲社会反应[5]。 
  结果为什么会不一致呢?我们可以尝试从研究方法上来进行一些分析。Lawrence.的研究采用的是教师行为评定量表和观察法,测查的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而Bacon等的研究却采用实验室法,测查的是对特定亲社会诱发事件的反应。弱智儿童或许由于其认知水平的缺陷,不能对特定事件及时做出反应,表现不如正常儿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他们熟悉的状况,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却不一定比正常儿童少。二者的差别,正如Eisenberg在其对亲社会行为的智力因素影响进行分析时所说,“智力和亲社会行为在质量上而不是在数量上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弱智儿童缺少的是亲社会行为的技能而不是动机。当然,Eisenberg是对正常儿童做的如此分析,在正常儿童与弱智儿童之间或者说与不同智力水平的弱智儿童之间,其关系必然更为复杂,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另外,这几个研究均未考虑特殊病因(例如唐氏综合征)的影响,因此其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检验。 
  2.2 与自闭症儿童比较 
  一直以来,人们对弱智和自闭症患者间的比较研究都十分感兴趣,因此,在一些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反应的研究中,也涉及到了弱智儿童的相关方面。 
  Sigman等(1992)观察研究了学前弱智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看到处于痛苦中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萌芽(initiations)。他们比较二者在自己母亲和实验员弄伤手指时的反应,结果发现,与自闭症儿童相比,弱智儿童对母亲的痛苦更注意,表现出更多的关心[6]。1998年,Corona等又进行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他们观察被试对实验人员弄伤膝盖的反应,发现弱智儿童比自闭症儿童表现更好,且实验人员痛苦的表情能激发二者更多的亲社会反应[7]。Sigman及其同事在1999年所进行的另一个研究也发现,弱智儿童比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8]。另外,Carlos等(2003)使用观察法得出的研究结果也与此一致,他们对19个自闭症儿童和14个弱智儿童对他人社交要求的回应以及持续社交情况的研究发现,弱智儿童与自闭症儿童相比表现出较多的积极回应(包括顺从、合作和其他亲社会回应),而后者更多的是无回应[9]。 
  从这些研究结果来看,总的说来,弱智儿童比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或反应,这也与人们普遍的看法一致。 
  2.3 对特殊病因——唐氏综合征的研究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简称DS)是由特殊病因引起的弱智的一种综合征。人们发现,DS儿童与其他发展障碍儿童相比,与他人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交流,会更关注他人的痛苦,还能够尝试去安慰他人。因此,对DS儿童社会机能以及社会性的研究稍多一些,其中也涉及到亲社会行为的一些方面。 
  Kasari等对DS儿童的研究比较多。1990年,他们在一个对DS学步儿童的研究中发现,DS儿童对弄伤手指而哭泣的成人的反应与智龄相当的正常儿童并不相同。正常儿童对处于痛苦状态的成人表情迷惑,而DS儿童对此则是皱眉或者哭泣。所有儿童都没有帮助该成人,但是更多的DS儿童表现出一种帮助的倾向。DS儿童看起来被成人的痛苦所触动,而正常儿童却不确定该成人是否受伤,他们会询问这种情况是否真实,而不想办法去帮助痛苦的成人。与正常儿童相比,部分DS儿童显得更关心他人,亲社会水平更高,尽管这也许是由于更缺乏辨别能力。他们在2003年进行的另外一个研究结果也与此类似,他们研究了DS儿童的移情和对他人痛苦的反应,结果表明与其他儿童相比,DS儿童会多看表情痛苦的实验人员,并且更可能采取触摸、轻拍等亲社会行为方式去安慰实验人员,而其他的弱智儿童,就表现出更多的逃避,不会出现亲社会反应;正常儿童则更多地是询问受伤的实验人员,而不是立即给予安慰等亲社会行为[10]。Walz等(2002)对211个四种类型:唐氏综合征组(DS)、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组(Prader-Willi Syndrome,PWS)、安杰尔曼综合征组(Angelman Syndrome,AS)和非特定病因弱智组(MR)的5~19岁的弱智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特征的研究发现,DS儿童在大部分亲社会行为方面都要好于其他三组儿童,如在参与小组活动上DS比AS和MR好,在遵守规则、分享和帮助他人上DS、PWS组比AS和MR组好[11]。该研究使用的是行为评定法,研究结果似乎与人们的印象相符。  不过也有研究例外。Sigman和Ruskin's (1999)对DS儿童、一般性发展迟缓儿童、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结果却发现在对他人痛苦的反应中,自闭组和DS组的表现都不如一般性发展迟缓儿童和正常儿童。这令人十分惊讶,因为它是唯一一个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反的,因此研究者又设置了一个假装的茶会情景来进一步观察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结果发现DS儿童和不明病因的弱智儿童在分享、帮助和合作行为上表现相似[8]。由此可见,本研究并未证实DS儿童具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对DS儿童的亲社会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多种多样,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差异、被试的取样不同以及样本大小等因素造成的,另外被试的个体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或许对这样一些特殊人群,统计学上的标准应该更严格。总的说来,我们目前还不能断定DS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优于一般性弱智儿童,即使接受DS儿童总的亲社会水平比较好这样一个观点,其具体细节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而和正常儿童相比,虽然表面看来DS儿童更具亲社会性,但也有可能是实验设置的情景过于简单所致,比如成人因弄伤手指而哭泣,这在正常儿童看来,应该是很不可理解的,所以他们多表示疑惑或者进行询问。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理解,在Sigman和Ruskin's所设置的相对自然一点的茶会情景中,为什么DS儿童和不明病因的弱智儿童在分享、帮助和合作行为上表现相似了。 
  2.4 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正如正常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一样,弱智儿童的也如此,并且由于他们的个体差异显著,其作用可能更为复杂。已有的研究从智力(主要是认知水平)、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2.4.1 智力水平 
  Bacon等(1998)的研究中,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不如弱智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弱智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均能注意到实验人员的痛苦表情,但不一定能主动做出亲社会行为,只是能回应别人的要求;而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在所有的实验中都表现出显著的缺陷,一些实验情景中,认知水平可以部分地预测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行为[5]。 
  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即那些智力水平低的个体,由于受智力水平所限,大部分无法充分理解实验情景,以至于在做出亲社会行为、回应亲社会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但是,一旦达到了某个认知和语言水平的阈限,智力水平看起来对儿童的行为反应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2.4.2 病因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发现,不同病因的弱智儿童的各方面特征存在差异,在亲社会行为方面也如此。如前所述, 在Walz等(2002)的研究中, DS儿童在大部分亲社会行为方面都要好于对照组儿童,如在参与小组活动上DS比AS和MR好,在遵守规则、分享和帮助他人上DS、PWS组比AS和MR组好,而AS儿童比其他三组儿童更快乐。而研究者通过患者在一些典型行为上的不同表现(6个问题行为和3个亲社会行为)来区分不同的综合征,结果也相当不错[11]。 
  从这些方面来看,病因无疑是影响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除了DS以外,其他综合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并不多。 
  2.4.3 年龄和性别 
  目前还没有一项研究试图刻画出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态势。已有的研究中,有部分讨论了年龄和性别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的发现性别和年龄与任何一个行为变量的关系都不显著[11],有的又发现女孩比男孩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与其诊断类型无关[5]。对于DS儿童来说,一些研究发现DS小龄组的微笑状况要好于不明病因弱智组和DS大龄组,且其微笑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2],另一些研究则发现DS小龄组的表现则不如DS大龄组[8]。 
  总的说来,年龄和性别与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还不明朗,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年龄方面,目前仅仅是横断研究,还缺乏系统的跟踪研究,因此这种结果不统一的情况也可能是被试的个体差异产生的,即使进行了跟踪研究,由于弱智群体的异质性,其结果的普适性也值得考虑。而性别方面,这种状况也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引起的:人们对不同性别儿童的社会期望不同,这会影响研究者的研究设计,量表的题目选择,评定者的评定倾向等,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同。 
   
  3 对已有研究及培智教育现状的思考 
   
  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对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也十分有限,而且这些研究的结论莫衷一是,很难从中梳理出较为统一的结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另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力落后的类型、病因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其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在教育中也更能对症下药,相对来说,亲社会行为方面的研究则比较粗糙,还难以对教育实践做出有效的指导。 
  另一方面,从目前的培智教育教学来看,人们更多关注于矫正或制止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对他们积极行为的培养相对较少,面也较窄。在课堂上,老师忙于维护课堂纪律;在课间,老师则主要让他们规范一些基本行为,这些都还只属于亲社会行为中“遵守规范行为”这个较低的层次,较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例如互惠性行为与利他性质的行为的培养还比较少。分析原因,跟大家对培养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法有关,而目前,国内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弱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忽视,则是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特征以及培养方法的研究,应当得到大家的重视,以期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 Jacob A. Burack, Robert M. Hodapp, Edward Zigler. Handbook of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 1998.416-428 
  2 Lawrence J, Svery , Keith E. Davis Helping behavior among normal and retarde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1971,42:1017-1031 
  3 Eisenberg N., Fabes R..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Damon W.(Ed) Handbook of Psychology. 5th. New Jersey: Wiley Pr, 1998.701-747 
  4 Bender NN., Carlson JS.. Prosocial behavior and perspective-taking of mentally retarded and nonretard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1982, 86(4):245-267 
  5 Alyson L. Bacon, Deborah Fein, Robin Morris, et al. The responses of Autistic Children to the distress of oth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8,28(2): 129-142 
 
    文章评论
    内容:
    验证码: